尔东:限购限行,还应补齐公共交通短板

2013年12月17日10:06  海外网

  12月15日,天津市政府发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规定,自12月16日零时开始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限牌措施,2014年3月起开始实施尾号限行措施。自此,天津成为继北京、上海之后,第三个限购与限行双管齐下的直辖市。

  像其他一些城市一样,天津市限购限行也是出于“控量、防堵、治霾”的考虑。然而突如其来的新政,让不少市民感到措手不及,由此产生情绪。其实,限制政策的出台并非“从天而降”,此前官方表态中已透露相关信息。今年8月6日,天津市委市政府发布美丽天津建设纲要,其中规定,为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趋势,适时考虑采取限购、限行等办法。12月6日,国内多地被雾霾笼罩,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在央视《中国政策论坛》节目中表示,天津机动车保有量上升速度很快,市政府准备出台政策,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。由此可见,对于交通拥堵、雾霾频发的天津来说,机动车限购限行是大势所趋,此次终于尘埃落定。

  有舆论质疑限牌摇号为何不能提早宣布,给民众留出一定的政策缓冲期。殊不知,如果提前通知,那么在所谓的缓冲期里,抢购现象势必非常严重,还会给囤货居奇、借机炒作者留出较大的空间,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。

 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,多年的粗放式发展让一些城市积累了资源紧缺、环境污染等问题,通过政策手段对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行一定限制,也是无奈之举。天津市公布的数据显示,机动车尾气排放约占天津市细颗粒物(PM2.5)的16%,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通过限购限行等措施来防治雾霾,应该会取得较为明显的收效。

  当然,防堵治霾也不能靠一限了之,还应补齐公共交通的短板。有媒体指出,天津市公共交通目前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。日前印发的《关于天津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》显示,很多公共交通正处于“建设发展”之中,而并非“完成时”。在公共交通距离方便、快捷、舒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,让私家车主放弃自驾选择公共交通,难免会心不甘情不愿。因此,在颁布限购限行政策后,天津市应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的步伐,为市民绿色出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。

  雾霾和拥堵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,无论政府还是民众,都有义务做出努力,让渡一部分权益,以实现全社会效益的改进。在通过政策限制一部分民众私权利的同时,政府部门自身也应做出表率,严格控制公车数量,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。如此,才能形成全社会防堵治霾的最大公约数。

  (尔东,海外网特约评论员)

 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(www.haiwainet.cn)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(编辑:SN090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中青报:电视台有权封杀郭德纲
  • 环球时报:电视台“封杀”郭德纲或许并不轻松
  • 南都:请讲理,不是挺郭德纲,是反封杀
  • 北京晨报:践行中国梦应有责任感
  • 东方早报:呼吁封杀郭德纲,有公报私仇之嫌